满族刺绣合作社助力农村妇女增收,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

承德新闻网 阅读:1 2025-05-22 15:30:26 评论: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在辽宁省,一家名为“满族刺绣合作社”的企业,以其独特的满族刺绣技艺,为农村妇女尤其是留守妇女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实现了月均增收3500元的喜人成果。

满族刺绣,源于我国东北的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以独特的针法、丰富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著称,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满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技艺,同时也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满族刺绣合作社应运而生。

满族刺绣合作社覆盖了辽宁省的多个农村地区,通过组织农村妇女学习满族刺绣技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刺绣生产,实现了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合作社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技术培训,使她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满族刺绣的基本技艺。此外,合作社还负责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后顾之忧。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据了解,加入满族刺绣合作社后,留守妇女的月均收入达到了3500元,这一收入水平在当地农村地区属于较高水平。这不仅改善了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满族刺绣合作社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合作社充分发挥了满族刺绣的独特优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合作社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免费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妇女的技能水平,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再次,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降低了她们的就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合作社积极拓展市场,通过参加各类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提升了满族刺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满族刺绣合作社的成功实践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应积极借鉴这一模式,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助力农村妇女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