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滕氏布糊画等12个项目融入课程,传承与创新共舞

承德新闻网 阅读:7 2025-05-21 18:30:26 评论:0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近日,一项名为“非遗传承人进职校”的计划在各地职校中实施,滕氏布糊画等12个项目被纳入课程,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传承人进职校”计划,旨在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据了解,此次纳入课程的12个项目包括滕氏布糊画、剪纸、泥塑、刺绣、皮影戏等,这些项目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滕氏布糊画作为此次纳入课程的项目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滕氏布糊画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布为原料,通过剪、贴、画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花鸟等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课程中,非遗传承人将亲自为学生授课,传授布糊画的技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剪纸、泥塑、刺绣等传统技艺也在职校中得到了传承。剪纸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刀法、线条和构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泥塑则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则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非遗传承人进职校”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职校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技艺,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这些技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纳入课程的非遗项目,都是由当地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这些传承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的加入为职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课程中,传承人不仅教授技艺,还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了解技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承人的匠心精神。

总之,“非遗传承人进职校”计划的实施,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非遗传承与创新共舞的美好未来。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