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

皇家古刹展新姿 承德普宁寺启动建寺280年来最全面文物修缮与数字化保护工程

承德新闻网 阅读:8 2025-07-10 10:47:34 评论:0

  清晨的之一缕阳光穿过大乘之阁的金顶,58岁的僧人扎西正在擦拭千手千眼观音像前的酥油灯。这座始建于1755年、见证民族团结的皇家寺庙,近日开启了建寺以来最全面的文物保护工程。据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最新通报,本次工程将历时三年,投入专项资金1.8亿元,对寺内46处古建筑和128件珍贵文物实施系统性保护,其中世界更高的木雕佛像——22.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将进行首次三维数字化建档。

  在施工现场,文物专家正使用内窥镜探查大雄宝殿的梁架结构。"我们发现乾隆时期的原始彩绘被多达七层颜料覆盖,"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教授指着显微镜下的样本说,"通过纳米级分层技术,已成功还原出最初的藏青底色和金线纹样。"在偏殿设立的临时修复室里,工作人员正用特制竹刀清理一部藏文《甘珠尔》经卷,这部由乾隆皇帝御赐的经书因年代久远出现了霉变,修复后将首次公开展出。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在新建的藏传佛教艺术馆,AR技术让游客能"翻阅"虚拟经卷,扫描壁画二维码即可聆听格鲁派高僧的讲解录音。更令人惊叹的是,寺内安装的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能根据佛殿内供奉的不同材质文物,智能调节环境参数。来自 *** 的朝圣者次仁赞叹:"转动经筒时,手机能显示对应的藏文祈福语,科技让佛法更亲近。"

  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为准备即将到来的"普宁寺建寺280周年"庆典,僧人们正排练失传多年的"跳布扎"宗教舞蹈。景区新开设的非遗工坊里,游客可体验唐卡绘制、酥油花 *** 等传统技艺。管理处主任王立新介绍:"今年前五个月游客量同比增长40%,其中研学旅行团队占三成,我们的'寺庙建筑密码'课程更受欢迎。"

  随着"数字敦煌"技术团队的入驻,普宁寺正筹建佛教文物数字博物馆。届时游客通过VR设备就能欣赏到散落海外的珍贵法器复制品。这座象征民族团结的世界文化遗产,正以保护为基、创新为翼,续写着新时代的宗教文化传承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