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岸撒河灯习俗重启,千盏河灯祈愿生态安澜
在我国河北省的滦河岸边,有一项古老的习俗——“撒河灯”。近日,这项传承千年的习俗在滦河岸得以重启,数千盏河灯在夜幕下熠熠生辉,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祈愿,愿滦河生态安澜。
滦河,古称“濡水”,是华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河北、天津、辽宁等地,全长约877公里。自古以来,滦河流域就养育了无数勤劳勇敢的儿女,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滦河岸边,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习俗,其中,“撒河灯”便是其中之一。
“撒河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水神的崇拜。据传,古时候,滦河流域的人们为了祈求水神保佑,每年都会在滦河岸边举行“撒河灯”仪式。届时,人们将 *** 精美的河灯放入河中,寓意着将疾病、灾难等不幸带走,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古老的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滦河岸的“撒河灯”习俗得以重启。今年的“撒河灯”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场面十分壮观。
夜幕降临,滦河岸上灯火通明。数千盏河灯在夜色中闪烁,犹如繁星点点。人们手持河灯,沿着河岸缓缓前行,将一盏盏河灯放入河中。河灯在水中飘荡,仿佛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流向远方。
活动现场,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回忆道:“我小时候就看过撒河灯,那时候的场面非常热闹。如今,这项习俗又重新启动,让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感到非常欣慰。”另一位市民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美丽的滦河。”
据了解,此次“撒河灯”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生态环保。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滦河的历史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滦河的生态环境。
滦河,作为华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 ***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对滦河流域的治理力度。此次“撒河灯”活动的重启,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滦河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祈愿。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滦河的生态环境,让这千盏河灯照亮滦河岸,祈愿生态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