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满族中学非遗工坊:滕氏布糊画传承国家级非遗技艺

承德新闻网 阅读:1 2025-07-23 00:30:33 评论:0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丰宁满族中学,近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教育底蕴,吸引了众多关注。近日,该校的“滕氏布糊画”非遗工坊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这不仅是对学校文化传承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滕氏布糊画这一传统技艺的极大推广。

滕氏布糊画,起源于清朝,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被誉为“满族民间艺术的瑰宝”。这种画以布为底,以彩色丝线为线,通过绣、贴、剪、拼等多种手法,将人物、山水、花鸟等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丰宁满族中学的“滕氏布糊画”非遗工坊,正是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者。

丰宁满族中学的“滕氏布糊画”非遗工坊,成立于2006年,由该校美术教师滕秀英创办。滕秀英老师自幼跟随家族长辈学习布糊画技艺,对这一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创办非遗工坊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在非遗工坊,滕秀英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布糊画技艺。从选布、染色、刺绣到拼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学生们在滕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布糊画的精髓,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为了让滕氏布糊画这一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丰宁满族中学在非遗工坊的基础上,还开设了相关课程,将布糊画技艺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展览和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此次丰宁满族中学的“滕氏布糊画”非遗工坊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是对学校文化传承工作的极大肯定。学校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非遗工坊的建设,让滕氏布糊画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称号,不仅是对丰宁满族中学的荣誉,更是对滕氏布糊画这一传统技艺的认可。相信在丰宁满族中学的共同努力下,滕氏布糊画这一满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丰宁满族中学的“滕氏布糊画”非遗工坊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标志着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认可。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滕氏布糊画这一满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