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助力脱贫,年发电收益分红覆盖2.1万户

承德新闻网 阅读:1 2025-07-17 03:30:28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承德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市通过实施“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与光伏发电的有机结合,还让年发电收益分红覆盖了2.1万户贫困家庭,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在扶贫工作中,承德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立体扶贫之路。

“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即利用农业大棚等设施,安装光伏发电板,实现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的同步进行。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还能为贫困家庭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承德市的扶贫实践中,光伏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优先考虑贫困家庭的参与。通过 *** 引导、企业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确保光伏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项目还注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形成“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的产业链。

据了解,承德市的光伏发电项目已覆盖2.1万户贫困家庭,年发电收益分红达到数千万元。这些分红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家庭的日常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有效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

承德“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光伏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技术创新。承德市在光伏发电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提高了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再次,产业融合。承德市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最后,社会参与。承德市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作用,共同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承德“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其他地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承德市将继续深化“光伏+农业”扶贫模式,扩大项目规模,提高扶贫效益,助力更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总之,承德“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以其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实效性,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承德市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集新闻传播、政策解读、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